寧波可通物流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經理 電 話:0574-87636477 傳 真:0574一86581918 手 機:13185960729 地 址:寧波高新區丁香路118號二號樓105-79室 ![]() ![]() |
重磅:政府工作報告“物流”版來了2020-05-22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大醫務人員英勇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勇挑重擔,科技工作者協同攻關,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新聞工作者、志愿者堅守崗位,快遞、環衛、抗疫物資生產運輸人員不辭勞苦,億萬普通勞動者默默奉獻,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堅韌不拔,社會各界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捐款捐物。中華兒女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擊疫情的巍峨長城。” “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失時機推進復工復產,推出8個方面90項政策措施,實施援企穩崗,減免部分稅費,免收所有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用能成本,發放貼息貸款。按程序提前下達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去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部分,總理這樣“點贊”物流快遞行業。 而在今年部分重點工作部分,也有很多涉及物流、快遞、電商、供應鏈等等方面的內容。比如: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免征公共交通運輸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 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 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 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 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 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升國際貨運能力; 推進新一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籌辦好第三屆進博會,積極擴大進口,發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場; 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增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以下為物流指聞刪減整理的“物流”版政府工作報告,供行業參考: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六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減免國有房產租金,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并明顯降低費率。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金融機構與貸款企業共生共榮,鼓勵銀行合理讓利。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做到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便利各類創業者注冊經營、及時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干就讓誰干。 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創業投資,增加創業擔保貸款。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要多措并舉擴消費,適應群眾多元化需求。 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 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 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促進外貿基本穩定。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升國際貨運能力。推進新一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籌辦好第三屆進博會,積極擴大進口,發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場。 積極利用外資。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增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 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推進中日韓等自貿談判。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國致力于加強與各國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
|